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夜读】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,前半句是啥来着?

学习大国 2024年12月07日 21:01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国家人文历史 Author 念缓

在日常生活中,总有一些诗句是咱们的“老熟人”。
‍比如,情人眼里出西施、百无一用是书生、今朝有酒今朝醉…… 光往那一放,是不是张口就来?

但是,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的上一句是啥?

卡住了?难道是我们的记忆力出了差错?还是这背后本来就有故事呢?

俗语加持,脍炙人口

有的“半句诗”能够深深扎进脑海,其实就靠“三个字”——接地气。
先揭晓一下上面的答案,全句是——

色不迷人人自迷,情人眼里出西施。

作者是清代诗人黄增。那么,为什么这句诗只火了“半截儿”呢?
原因藏在这首诗的诗名里——《集杭州俗语诗》,也就是说,诗歌中的许多语言都是从当地的民间俗语采撷而来。再换句话说,早在黄增以前,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就作为大家插科打诨、谈今论古的日常“段子”,满大街流行了。

“段子”背后,还有一个传说。春秋时期,越国都城外住着一位樵夫,名字叫秦仁。一天,秦仁在路上遇到了三位慌张逃路的女子,原来西施救下越国,惹得越王夫人嫉妒,派人追杀,西施等三人听到风声赶忙逃跑,正好碰上砍柴归来的秦仁。秦仁不仅搭救了三位姑娘,更猜出了美人西施在三人之中。姑娘们好奇,缠着秦仁指认谁才是西施,秦仁也凭借自己的智慧顺利认了出来,此事传成一段佳话,变成了“秦仁眼里出西施”,随着时间推移,又被渐渐传成了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。

到了宋代,在诗话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》中,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已经被“盖棺定论”,成了一句名副其实的“鄙语”,也就是民间大白话。

反观日后黄增的创作,更像是一次成功的“热点”借用,更戏剧的是,全诗的后两句也成了经典,而且也只火了“半截儿”——

有缘千里来相会,三笑徒然当一痴。

无独有偶,把握此种“流量密码”的,还有我们从小能熟读的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。此句出自唐末诗人王贞白的《白鹿洞》,全诗简明流畅,通俗易懂——

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

不是道人来引笑,周情孔思正追寻。

白鹿洞,是今天的白鹿洞书院,位居全国四大书院首位,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,不仅是许多士子的归隐居所,更曾以一片书香,成全了无数文人才子的仕途梦与报国心,诗人王贞白就是其中之一。昭宗乾宁二年(895),王贞白进士及第,此后从军、入仕、归隐、执教,纵非一帆风顺,但也生活得精彩。这首有关求学光阴的《白鹿洞》中,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广为流传,以至于几百年后的元朝诗人同恕写《送陈嘉会》时都忍不住一用——“尽欢菽水晨昏事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”

不过,能让这句诗“火”到今天,还有一本著作“功不可没”,便是《增广贤文》。这本大致编写于万历年间的古书,可以看作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,专门汇集为人处世的各种谚语,传授生活道理。也正是在这本书里,王贞白的“惜时语录”被重点摘录出来,成了大伙最为熟悉的俗语——

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

真情灌溉,入木三分

还有些“半截儿诗”,即便不沾俗语的光,千百年过去,也不会褪色半分。

比如,“天涯何处无芳草”。

一年暮春,文豪苏东坡潇洒提笔,给我们留下了此句。

全词原名《蝶恋花》,上阙句句都是春深“残”景——

花褪残红青杏小。燕子飞时,绿水人家绕。枝上柳绵吹又少,天涯何处无芳草。
至少从字面上看,这半截儿诗,和当下的“求偶语录”,压根儿说得不是一回事儿。
通行的解读认为,苏轼创作这首词时,处境算不得太好,心情更不怎么样。尽管如此,看到暮春时节百花凋零的景象,东坡依然泰然自若:眼前虽是春去花落,可天涯何处无芳草呢?此句一出,也再次印证,东坡的豁达乐观真不是空名。
不过,也有人从中捕捉到了其他情绪。这就得再提起一个人——王朝云。王朝云原为歌妓,与苏轼相识于一场宴会上,彼时苏轼谪居杭州,后来王朝云成了苏轼的侍妾。传言,平日苏轼最爱听王朝云弹起这支《蝶恋花》。
写下《蝶恋花》时,苏轼岁至暮年,回想起自己的原配夫人王弗,这位16岁就嫁给苏轼的眉州少女,陪伴了苏轼11年。王弗病逝后,苏轼曾续娶夫人堂妹王润之,两人也曾举案齐眉,无奈最后王润之也先于苏轼逝去。爱人先后撒手人寰,留给苏轼的唯有苦涩。
此后,王朝云离世,苏轼再未听过这曲《蝶恋花》,孤独终老。再看词中的这句“天涯何处无芳草”,原本的豁达潇洒或许也沉淀着人生无常的底色。
说到这儿,我们再说一个名句的故事,来自唐代诗人罗隐的“牢骚”——“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来明日愁。”罗隐的家境不错,但运气很差。他27岁进京赶考,整整考了12次,愣是没中,留下了“十不上第”的揶揄声名。最终,罗隐灰了心,原名“罗横”的他给自己改了名,准备回家隐居,顺手写了一首《自遣》——
得即高歌失即休,多愁多恨亦悠悠。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来明日愁。
罗隐最终伤心归隐,留下的这句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却无意间戳进无数怀才不遇的学子内心。

巧妙化用,实力“走红”

如果说上面的半截儿诗,人们只是记得住,那还有一些,大家还用得不亦乐乎。
提起陆游,大概许多人都能想起那句“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”。殊不知,这位一生把天下苍生放在心尖上护着的文人,几乎在每一首诗里,都灌注了浓厚的热血。

比如,宋孝宗淳熙三年(1176),陆游52岁。被罢官后,他一病就是大半个月,病情刚好一点,想着国家水深火热的处境,陆游实在无心入眠,挑灯夜读起《出师表》,越看越挡不住心中的愁痛,干脆提笔,写成一首《病起书怀》——
病骨支离纱帽宽,孤臣万里客江干。位卑未敢忘忧国,事定犹须待阖棺。天地神灵扶庙社,京华父老望和銮。出师一表通今古,夜半挑灯更细看。
其中的第二句,“位卑”说得便是陆游自己。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,自小聪明好学,12岁便已小成,17岁就能提笔作诗,不到30岁就考取进士第一名,原本的登科及第,看遍长安花,却因秦桧一党作梗而名落孙山。此后陆游虽然入仕,但官阶一直不高,几经浮沉,还惨遭罢黜。“不忘忧国”说得也是陆游。风烛残年时,为国家操了一辈子心的陆游深觉自己看不到故土光复的那天,只能在《示儿》中对着后辈认真叮咛——

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

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几乎是陆游的一生速写,今天看来仍令人振聋发聩。2018年,现代古风网络歌曲《赤伶》发行,歌中借用陆游此句,唱为: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,位卑未敢忘忧国,哪怕无人知我。
有说法是,此曲以民国名角儿裴晏之为原型,讲述他曾假意为日军献艺,最终甘心同日寇共葬火海的故事。此后,这首歌被多次翻唱,也有几番改动,唯有一句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未变分毫。
其实,真要数起来,这样的“半截儿诗”还有很多——
诚知此恨人人有,贫贱夫妻百事哀。(唐·元稹《遣悲怀三首》)挽弓当挽强,用箭当用长。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。(唐·杜甫《前出塞·其六》)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。(唐·曹松《己亥岁二首》)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(宋·苏轼《和董传留别》)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。(宋·苏麟《断句》)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。(宋·杨万里《竹枝歌》)娶妻莫恨无良媒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(宋真宗《励学篇》)福王少小风流惯,不爱江山爱美人。(清·陈于王《题桃花扇传奇》)殚竭心力终为子,可怜天下父母心!(清·慈禧《祝母寿诗》)
这些“半截儿”名句能让我们牢牢记住,不仅是因为脍炙人口,还有字字句句背后拥有着的强大共情力,让古今的感情常常相通。
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“半句诗”
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!


参考文献:

曲彦斌著,雅俗轩墨馀脞录,海豚出版社,2018.

张国军,王红岩主编,国学经典·诗词卷,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,2018.

杨倩描主编,宋代人物辞典 下,河北大学出版社,2015.

吕远洋著,人间有味是清欢 苏东坡的诗词人生,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,2018

王占义编著,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 精华版,内蒙古人民出版社,2017.

韩结根著,舒州天柱山诗词辑校注解 下,复旦大学出版社,2019.

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,元明清诗鉴赏辞典 第1版 清、近代,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8.

郭志坤,陈雪良著,成语里的中国通史 中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9.

张宏儒,沈志华主编,极简资治通鉴,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,2020.

来源: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(作者:念缓)

本期编辑:梁冠群

喜欢本文,就点这里↓↓↓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学习大国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选择留言身份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